欢迎光临中华时代环球网 ( www.zhsdhqw.org )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张百龄,行善政有操守治清明

录入日期:2017-11-16  阅读: 1439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张百龄,字菊溪,河北承德隆化县张三营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由于才华出众,又素有操守,因而受到皇帝及众臣的赏识与钦佩。张百龄为官43年,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官至刑部尚书、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要职。

    笃行善政 屡建功勋

    嘉庆十六年,黄河决口,正在睡梦中的两岸百姓瞬时被巨大的灾难所吞没。人命关天,十万火急,朝堂之上也在紧张地研究对策,多数意见认为黄河之患之所以屡治不止且年甚一年,根本原因在于云梯关入海口不通畅,改道它流,使其从马港新河入海才是上策。嘉庆帝遍观群臣,觉得唯有张百龄能担此重任,遂特命其为两江总督,全权负责治河一事。

    面对这个难啃的骨头,张百龄没有按朝廷的众人之议“排兵布阵”,而是亲自勘察黄河下游,取得至关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给皇帝的上疏中,张百龄力排众议,坚持定见,他说:“在入海口没有高起的地形,也没有阻拦的堤坝。黄河泛滥的症结在于去年挑河二段内积淤的沙土有三千余丈。我又亲自到马港口下游,见清除淤沙花费更大,入海面积狭窄。两者相比较,还是疏通正河更为方便。”皇帝完全同意张百龄的意见,勉励他尽心尽力治理黄河。

    得到了“上方宝剑”之后,张百龄立刻调兵遣将,竭尽全力将桀骜不驯的黄河装进“笼子”,“接筑洪泽湖口束清坝,逼溜刷深太平河,使水有所归”。经过异常艰辛的努力,终于得奏大功,第二年春天,各工程先后完成,黄河决口全部合龙,漕运以及渡河比以前还要好。

    在湖广总督任上时,张百龄接了个棘手的案子,一个常年在湖北武昌经商的江西南昌人状告自己的弟弟侵夺家产。诉状写得非常清晰有条理,说此人家中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对其弟极为友爱,不仅负担起弟弟的生活,还聘请老师教其读书,其弟长大后中了秀才。他在武昌的生意也越来越火,就不断寄钱回家,并要弟弟广置田产,好好经营。其弟靠着他的钱财,日子越过越好,可他却走了下坡路,妻子中途去世,又没有留下子女,生意还赔了一大笔,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回家。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弟弟翻脸不认人,将落魄的他拒之门外,并且一口咬定家中所有的财产都是自己一手挣来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怒不可遏的他一纸诉状将其弟告到南昌县衙,知县查看了二人的有效证据即家中田地房产契约,上边清清楚楚地写着主人全是其弟,结果自然没有悬念,其弟胜诉。

    败了的哥哥无奈之下只好又回到武昌,经人指点,来到总督府喊冤告状。张百龄非常同情这个原告,就将此案发给武昌知府,令其依法火速严办。可是武昌知府很为难,因为江西属两江总督所辖,武昌知府无权直接拿人审问。

    武昌知府左思右想,苦无良策,三天后只好到总督府请罪。张百龄思忖片刻,便计上心来,当即表示,这事好办,“此亦甚易事也。即在盗案中列其弟为窝家,斯得之矣”,就是从关押在大牢的强盗中选一个罪情较轻而坦白态度又较好的,命令他招认没有追回的赃物是存放在江西南昌那个昧良心的弟弟家中,然后你再把供状送到我的总督府即可。

    武昌知府回去很快办妥此事,张百龄接到这份供状之后,马上拟就公文,盖上大印,派人直奔南京两江总督衙门。不一日,其弟就被捉拿归案,押回武昌。

    张百龄亲自升堂提审,为盗做匪,罪莫大焉!这个罪名其弟岂肯认领,当堂大呼其冤。张百龄不动声色,要他如实说明所有财产明细,此人不敢说谎,遂逐项列出。张百龄一看他的家产大约得有三千两银子,便一拍桌案,厉声喝问:“你不过一个秀才,却有这么多银子,这不是坐地分赃又是什么?”此人难以自圆其说,只得老老实实将这些财产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做了交代,张百龄让他确认无误具结画押后,严厉地对他说:“你的坐地分赃之罪,容日后查实再行追究。但你不仁不义,欺兄霸产,天理难容,罪无可赦。”当即郑重宣判:革去其弟秀才功名;重责四十大板;家中所有财产归还其兄。这个时隔二十余年的异省讼案,由于张百龄的智慧和坚执,终使正义得到伸张,恶人得到严惩。


    大智大勇 扫平海盗

    广东临海,历来是海盗横行无忌的重灾区。他们划定海域,向过往船只勒索“保险费”,“凡商船出洋者勒税番银四百元,回船倍之,乃免劫”,就连运盐的官船,都不能幸免。他们劫船夺货,绑票勒赎,仅嘉庆九年(1804)二月二十一日,新会外海乡被劫者就达118户,掠去男女65人,死亡6人,远近震动。这些丧尽天良的海盗集团,分为红、黄、绿、蓝、白、黑六个旗帮,相应之间建有盟约,盟主就是郑一嫂与张保仔领导的“红旗帮”。

    清政府多次派兵清剿,但均遭失败。海盗集团仗着精良的装备和丰富的海战经验,在浙江海面,打死浙江水师提督徐廷雄;在香港大屿湾,灭掉清军战船20多艘、火炮300门,大败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进逼广州,打死虎门总兵林国良,迫使两广总督频频换人。

    海盗集团的滔天罪行和嚣张气焰,令清廷十分震怒,不得不出重拳以灭之。嘉庆十四年(1809),张百龄出任两广总督,一反过去单纯的武力镇压,而采用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张百龄认为,海盗赖以对抗官兵的是“火”,赖以凝聚党羽的是“粮”,赖以藏身的是“船”,倘若在这几方面断其接济,则海贼必定穷途末路。张百龄遂派出得力干将,于要隘之处部署重兵,断绝一切生活用品流出,禁止一切商船出海,盐运由海运改为陆运,又令各乡及时举报海盗活动情况,如有敢于包庇和串通海盗之人一律严惩不贷。另一方面,积极筹集粮饷,训练水师,惩处贪污之人,裁汰不能尽职之人。

    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张百龄调集水师主力,与海盗们在大屿山展开决战。双方投入庞大舰队,经过多日奋战,海盗大败,乘夜突围而去。盟主郑一嫂与张保仔感到形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亦认识到长作海盗终非良策,于是产生了投诚的念头。打赢了军事仗后,张百龄又开始打政治仗。他知道要彻底解决海盗之患,光靠武力是不行的,因为海盗成分非常复杂,且不少是穷苦人出身,收服其心,给他们出路,才是让他们洗手上岸的好办法。于是派遣得力干将朱尔赓额、温承志前去红旗帮,将利害关系向他们讲清,劝说郑一嫂与张保仔带领手下投降。

    郑、张二人对朱、温的话不敢全信,就要求总督大人亲自来表明诚意才肯放下武器。总督府的人都认为这太危险,海盗向来贪婪狡诈,言而无信,绝不能让贵为一品的朝廷命官涉险前去。可张百龄却大义凛然地说:“广东百姓被海盗之患折磨得够久了,倘若不示以坦诚,那海上的灾难和凶吝之气什么时候才能止息呢?”于是,张百龄毅然决然地踏船上路了,只带了十几个人跟随。张百龄过人的胸襟、胆略和气魄以及为了和平而不惜屈尊降贵所展示出的巨大诚意,令郑、张为首的红旗帮深为叹服,张保仔亲率数百大舰,欢迎的炮声如巨雷滚过,环绕着总督张百龄的小船齐齐下跪,交出舰船270多艘,大炮1200门,刀、矛等兵器7000多件,部众16000多人。张百龄兵不血刃就拆掉了这个最大炸弹的引信。其他海盗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余下不肯弃恶从善的贼匪作鸟兽散,逃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一带,危害沿海多年的海盗之患从此平定。恢复正常生活的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交口赞誉张百龄这个好总督。

    心胸宽广 治下清明

    张百龄心胸宽广,与人为善,尤其乐于教导和提拔出自寒微却有出息的年轻人,如朱尔赓额、温承志等,后来都成为功勋卓著的名将。他“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博大胸襟得到普遍的赞赏和尊敬。乾隆五十八年时,张百龄任浙江按察使,李晓园任杭州知府,两人非常要好。一次两人因对一件事看法不一,惹怒李晓园,一个月都没有露面。当时正是炎炎夏日,李晓园就给张百龄写了封信,推说身体不好,要请假休养。当他正要派人把信送去时,张却派人给他送来一把扇子,扇面上题有张的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我非夏日何须畏?君似清风不肯来。我并不是夏日,你何必畏惧呢?而你像清风一样可吹去夏日的炎热,却偏偏不肯前来呀!李晓园读罢,只觉得两颊发烫,心中惭愧,继而仰面大笑。来者不解,就问:知府大人笑什么?李晓园说:我笑我自己心胸狭窄,也为我的朋友按察使大人如此宽宏大量而高兴,两人遂和好如初。

    张百龄作为皇帝信任和倚重的封疆大吏,常怀菩萨心肠,但更有霹雳手段,“虽谈笑间而凛然有忿状,使人望生畏心”,对属下的歪门邪道绝不姑息。张百龄任两江总督时,不少属下官员公务之余热衷于呼朋引伴到船上喝花酒,这种行为虽不触犯刑律,但毕竟为正人君子所不齿。张百龄内心深感厌恶,可是作为上司又不好直接为此事发作,就叫来一个手下,叫他把这些讨厌的“花船”统统赶走。由于涉及的官员太多,手下颇为踌躇,张百龄看出他的顾虑,就书诗一首:“宛转歌喉一串珠,好风吹送莫愁湖,缘何打桨匆匆去,煮鹤焚琴是老夫。”语虽委婉,但意思却十分明确,那些正在兴头上的官员们看到这首诗,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抱头鼠窜而去。

    张百龄初任广西巡抚时,正赶上武缘县(今南宁市辖内)发生一起冤案,起因是黄万缪等几个读书人对知县孙廷标不太买账,遭到孙的忌恨,继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入狱,并面临重刑。张百龄很快知晓了这个闹得沸沸扬扬的案子,弄清原委后,立即弹劾孙廷标,并抓捕审问,还受害人以公道。嘉庆十年,张百龄调任两广总督,他在体察民情中了解到,南海、番禺两县的官吏就像豺狼虎豹一般,他们私设刑堂、残害无辜、为所欲为、鱼肉百姓,两县人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对这些视百姓为草芥的祸害们,张百龄都给予了法律的严惩,对纵容官吏胡作非为的王轼、赵兴武两个知县,也都弹劾罢免。张百龄所到之处,都能使正义得到伸张,冤情得以昭雪,百姓们都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守护神,“下民以包龙图比之”。

    张百龄勤于政务,每到一处,皆有建树;他执于正道,一生不变;他清廉自守,一无所受;他精于诗文,著述颇丰。嘉庆二十年,故于任上。皇帝非常悲痛,赐谥“文敏”。

编辑:马晓阁

中华时代环球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华时代环球网:xxx(署名)”,除与中华时代环球网同意授权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本站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华时代环球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时代环球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zhsdhqw.org
  • 热点
  • 反腐
  • 法制
  • 国内
  • 国际

新闻及列表右侧广告

共青团渭南师范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2024年3月3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渭南师范... ... [详细]